安之若然
旧时光是个美人……
Search This Blog
《发如雪》歌词鉴赏
摘自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7242196.html
《发如雪》歌词:
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进了风雪
是谁打翻前世柜/惹尘埃是非
缘字决/几翻轮回/你锁眉/哭红颜换不回
纵然青史已经成灰/我爱不灭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
我只取一瓢来了解/只恋你化成的蝶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
红尘醉/微醺的岁月/我用无悔/刻永世爱你的碑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你若撒野/今生我把酒奉陪
··································
歌词之前有一段引言:“极冻之地,雪域有女,声媚,肤白,眸似月,其发如雪;有诗叹曰:千古冬蝶,万世凄绝。”
李延年诗曰:北方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而雪域极冻之地更添丽人的凄清孤绝。“声媚,肤白,眸似月”此句出自曹子健的《洛神赋》:“柔情绰态,媚于言语”“芳泽无加,铅华弗御”“其发如雪”自然叫人想到李白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结尾“千古冬蝶”句,出于《梁祝》化蝶之典。冬天蝴蝶给人的感受无疑犹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如此,开篇引言所编织的意境越发使人悲凉、凄美。同时也不禁引人好奇、使人发问:“独忍凄凉,谁为为之”?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李贺的《马诗》这样写道。《发如雪》中的“狼牙月”似乎也有大漠的苍凉与悲怆,在茫茫大漠中一弯冷月独照伊人憔悴芳姿。李清照有句云“朗月清风,浓烟暗语,天教憔悴瘦芳姿。”这一句显得主人公既有大漠的英雄气概又不乏婉约轻柔的怜香惜玉之情。
读《发如雪》,感觉就像是在看一副感动了千年的水墨画。一切都恬淡素雅,不假修饰,但却能在瞬间穿透内心。
“本来无一物,何处若尘埃。”佛家说生生世世,缘起缘落,一切只因心尘未脱,为情所困。一个“情:字,有谁能够道尽说明。几夕缱 却千年留恋,似曾相识却物似人非,看时光交错,探爱恨情愁,只是当时已惘然。”
缘字决/几翻轮回/你锁眉/哭红颜换不回
音乐从潺潺的屋檐流水声和滴水声中开始,那雨声清晰而又蒙胧,像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有一中爱和痛交织心碎的感觉。“狼牙月/伊人憔悴/我举杯饮进了风雪”似乎破空而来把人从温柔的江南拉到粗犷的大漠,凄冷空灵。
“繁华如三千东流水/我只取一瓢来了解/只恋你化成的蝶”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去一瓢来饮”出自《红楼梦》第九十一回中,宝玉化解吃醋的黛玉“得一瓢之饮,但饮便是,不管是水做的女人还是泥制的男人,`一瓢之外,生出来的也许都只是些无色无味无臭无形的妄念……”
一句“只恋你化身的蝶”比喻了爱情的坚贞。所谓破茧成蝶,茧,就象征爱的阻力,而蝶终于化身,也就是终于冲破重重阻力,相期邈于云汉矣。
“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我焚香感动了谁”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昨夜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的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些大概都是诗人灵魂渊源吧!
“邀明月/让回忆皎洁/爱在月光下完美”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仙李白曾这样感叹。面对这纷乱的尘世也许月是最好的伴侣。爱情在如水的月光下显得更加完美。
你发如雪/纷飞了眼泪/我等待苍老了谁
“你等待苍老了谁”?是啊,苦苦的等待到底苍老了谁呢?你的等待在你看来是对爱的坚贞,可又何尝不是造成了对方的负担?双方都在等待中红颜老去,爱这个字太重了,两个人艰难的捧着前行,步履蹒跚,摇摇欲坠……算了吧,还是庄周说的好:“与其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似乎是一个穿越了千年的智者在向你轻轻诉说,恍惚间,你好像清晰的看到了种种。词最后那段
“……铜镜映无邪/扎马尾……”
堪称是全词的点睛之笔。“一缕相思,两世 情愁,三生杂念,若不能释怀,用音乐解愁”,一个人在缥缈的楼阁独饮伤悲,把酒消愁。此曲,此景,此愁,是谁在用无悔刻下了永世爱你的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Newer Post
Older Post
Home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